国家药监局重拳规范 鸥美仍打“药妆”招牌

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

今年年初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以下简称“国家药监局”)再次重申不得以“药妆”作为宣传。然而,仍有部分品牌在打“药妆”的擦边球。

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在北京走访时发现,多家鸥美药妆的门店招牌及店内广告张贴仍为“OMEY鸥美药妆”。近日才开业的鸥美药妆天猫旗舰店以及鸥美官网上,仍在宣称自己是“药妆”。

为此,记者向其发采访函,截至发稿,鸥美药妆并未回复记者的相关提问。对于国家的重拳规范,曾以“药妆”为产品噱头的品牌已开始有所动作,并进行整改。尽管鸥美仍打“药妆”旗号,但事实上,它已悄然布局药店业务。

为何仍打“药妆”牌

在鸥美药妆位于北京的回龙观门店,记者观察到,门店招牌仍标注着“OMEY鸥美药妆”,店内的宣传小册子、张贴在墙上的宣传也有“药妆”“敏感肌修护”“修护皮肤屏障”“修复红血丝”等字眼。

店员向记者介绍时,使用了“药妆”作为产品卖点进行推广。她向记者表示,店内品牌为进口“药妆”品牌,包括瑞珂、欧敏肤、树予、肌律、森颜树语5个品牌,其中欧敏肤是法国,其他都是瑞士品牌。鸥美在这两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实验室。药妆品牌和其他品牌的区别,就是更安全。

记者留意到,该门店的营业执照显示为“北京鸥美商贸有限公司”。而鸥美药妆微信公众号上的账号主体为“上海鸥美药妆保健用品有限公司”。启信宝显示,位于上海的这家公司于2003年成立,“鸥美药妆”是注册商标,经营范围主要为批发非实物方式的化妆品、日用百货、文化办公用品等,但并没有药品等相关资质。

随后,记者在国家药监局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平台上搜索“药妆”二字,截至目前,备案平台上41条名称中含有“药妆”的产品备案信息均显示“已注销”,涉及的品牌有姿维雅药妆、澳森药妆、森雅药妆、东森药妆等,并未发现鸥美药妆的身影。

近年来,“药妆”市场热度不减,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“药妆”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10亿元增至2017年的625亿元。不少外资化妆品巨头以及国产品牌纷纷加码,这些品牌通常带有皮肤科医生的背书,宣称产品具有某些疗效,如修护敏肌屏障、通过某医院临床试验等。由于权健事件的波及,加上当下化妆品夸大宣传,进而引发了国家药监局的高度重视。

1月10日,国家药监局发布了《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(一)》(以下简称《解答》),明确国家对于“药妆”“药妆品”“医学护肤品”概念的监管态度,指出不存在单纯依照化妆品管理的“药妆品”,对于以化妆品名义注册或备案的产品,宣称“药妆”“医学护肤品”等“药妆品”概念的,属于违法行为。

熟悉日化行业的上海博盖咨询董事总经理高剑锋对记者指出,不仅我国如此规定,西方国家的有关立法也态度鲜明。记者留意到,美国出台了《食品、药品和化妆品法》,就是将化妆品与食品、药品实施区分化管理,而未将三者混为一谈。日本则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立法,无论是化妆品的制造、销售或进口,都必须遵循《药事法》的规定。

“宣传‘药妆’的品牌,更多是在借助药妆作为噱头,从而凸显自己产品的安全性。此前,对于‘药妆品’的监管,存在一些‘真空区’,是导致这些化妆品公司漠视消费者利益的重要原因。从全球市场来说,法律法规还没有准备好,不仅是因为程序性原因,更多的是这要考验立法智慧。因为界定药妆品是困难的。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是,防晒产品在美国属于药品,而在中国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。”高剑锋说。

记者留意到,中国现行的《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》中第十二条、第十四条规定指出,化妆品标签、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不得注有适应症,不得宣传疗效,不得使用医疗术语,广告宣传中不得宣传医疗作用。对于以化妆品名义注册或备案的产品,宣称“药妆”“医学护肤品”等“药妆品”概念的属于违法行为。

“《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(一)》的发布,是国家层面进一步把概念明细化,明确了‘药就是药,化妆品就是化妆品’的概念,厂商不可以再以‘药妆品’’医学护肤品’等混淆概念,也表明了国家对化妆品监管力度、执法力度的加大,市场会越来越正规化。”化妆品行业从业人士张红辉说。

部分品牌悄悄转型

20多年前,舶来的“药妆”概念开始进入中国市场。到目前为止,早已有不少企业纷纷扎堆“药妆”。

记者统计发现,化妆品巨头欧莱雅旗下药妆品牌包括薇姿、理肤泉、修丽可和适乐肤,皮尔法伯集团则拥有雅漾、康如、馥绿德雅、爱馥美等品牌。此外,被消费者所熟知的“药妆”品牌还包括森田、城野医生、丝塔芙、依泉、薇诺娜、玉泽等。

在国家进一步重申我国并无“药妆”概念之后,曾以“药妆”为产品噱头的各个品牌已经开始有所动作,进行整改。

其中,在线上表现较为明显。记者在淘宝上搜索“药妆”关键词,已经不显示任何商品,森田、薇诺娜、薇姿、理肤泉等品牌的天猫旗舰店也无“药妆”字样;在京东商城上,虽然搜索不到“医学护肤品”的相关产品,但是系统推荐搜索“医学护肤”,按照指引进行搜索后,页面显示有美国品牌First aid beauty、可妮医生等相关产品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鸥美仍打“药妆”旗号,但包括其在内的部分药妆店已经开始悄然走上了转型之路。

鸥美药妆目前门店数已超过130家。虽然药妆市场热度不减,但其收入并不可观。据启信宝数据显示,上海鸥美药妆保健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在2013~2017年营收在4000万~7000万元之间,而净利润则在-4000万元~0万元区间。目前,它已经开始布局卖药。

根据鸥美药妆IT&供应链总监葛金斌去年接受公开采访时的说法,整个集团共有三块业务,第一是美妆类(包含药妆、植物类等),第二是医疗美容,如微整形、美容医院等,第三是连锁药房。据了解,鸥美药妆的零售板块早已开始增加药品占比,门店布局已超过10家。

“随着监管的越发严格,转型也许显得迫切了。《解答》的进一步明确,意味着中国的‘药妆’行业将告别野蛮生长。将业务拓展到熟悉但是没有触碰到监管边界的区域去,对于药妆店来说,这是眼下无奈的做法,但无论是医疗美容还是药店,证照申请都比较复杂,更难拿到。”张红辉说。

而另一家药妆店优贝施,在国家监管部门明确“药妆”宣称违法后,也正在悄悄转型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,优贝施已经开始做一些战略上的调整。

记者留意到,在优贝施药妆的官网,一条名为“关于优贝施进口药妆停止加盟的通知”的企业动态正在滚动显示:“优贝施自2019年1月1日起,在全国范围内停止‘+UBSKIN优贝施进口药妆’品牌店铺的加盟。”

在停止“药妆”店加盟的同时,优贝施开始启动了“进口面膜集合店UBSKIN MASK”的加盟项目,目前已经加盟30余家,以面膜品类为主,同时提供面膜体验、皮肤检测、肌肤管理等服务。截至记者发稿,优贝施方面未回复记者关于战略调整的采访问题。